11月以來各指數表現較為弱勢,走勢上易受利空消息影響,18日和19日兩天的陽線增添了做多信號,但整體上做多意愿并不強烈,且從成交量上也沒有明顯突破,市場情緒較為脆弱。
再融資新規短期影響市場情緒。11月8日,證監會修改再融資新規,放寬了發行定價折扣率、縮短股份鎖定期,并且非公開發行股票不再適用“減持新規”,減持時長大幅縮短。市場對此反應悲觀,一方面再融資新規可能造成資金分流,另一方面更為快捷的退出容易對二級市場造成壓力。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限制指數反彈高度。10月金融數據低于預期,其中居民消費疲軟,未來社融存量增速仍有回落壓力。受豬肉價格影響,CPI快速上行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貨幣寬松的節奏。從上市公司企業業績來看,大藍籌和中小股票之間的差距也有所擴大,整體上,基本面無法支撐股指有突破性的上漲。
股票市場短期受到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提振。11月5日操作的MLF下調5BP,打開了利率下降空間,股票市場受到提振。11月18日,央行開展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下調5bp,略超出市場預期。可以看出,央行在加大逆周期調控力度,繼續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外資基本保持持續凈流入,對股市有一定支撐。截至11月20日,本月外資共流入269.67億元,日均流入約19.3億元,這一定程度上和MSCI將于11月26日收盤后再次將A股大盤納入因子從15%提升至20%有關,A股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將分別達到12.1%和4.1%,預計將帶來主動加被動共約350億到400億美元。
2019年11月8日,經國務院同意,證監會正式啟動擴大股票股指期權試點工作,將按程序批準上交所、深交所上市滬深300ETF期權,中金所上市滬深300股指期權。歸納起來就是一個滬深300、兩類期權(股指和ETF)、三種合約(深、滬、中金所),預計最快12月滬深兩市的300ETF期權以及滬深300股指期權將正式上市交易。
2015年我國上市了第一個金融期權50ETF期權,此次上市的滬深300ETF期權可以看成是一個延續,而中金所的股指期權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我們認為,股指期權設計展示了它的許多特點:1.現金交割的便利性。結算時只需對盈虧部分采用現金結算而不需要用大量資金去行使期權。2.股指期權合約價值是300ETF期權合約價值的10倍,套期保值更加方便。3.行權價格間距更小,選擇更靈活。當前滬深300股指當月和下兩月期權合約剛上市時能夠掛出約16個左右行權價格,而300ETF期權合約能掛出9個行權價格。
股指期權和股指期貨一樣也可以用來實現風險對沖,和期貨相比的好處在于可以繼續享受標的物價格波動帶來的收益,不足之處是有時間成本。
股指期權的推出有助于保險、社保、養老基金等長期資金以配置的方式進入股市,長期利于股市上漲。短期來看,經濟下行中股市反彈高度受到限制,政策方面預計將繼續加大逆周期調控,當前并無較大的利好讓指數上一臺階,預計仍以中性偏振蕩為主,策略上以防御為主,操作上以觀望為主。
(能賺錢的資訊才是真行情,點擊獲取更多今日熱點行情!)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